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审美的教学。因此学生只能是教师教才能唱。长此以往,学生就忽略了音乐知识从而导致不喜欢主动去识谱学唱。因此,教学生识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一、边唱边学
学习唱歌,促进识谱教学。孩子对音乐知识的兴趣来自于这个音乐本身,好听的旋律,典型的节奏,跳跃的动感符号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唱歌曲的时候,针对音乐里出现的知识,恰到好处的点拨灌输,像强弱对比,速度对比,或特殊演唱符号等等,在学唱中让学生真正感悟音乐符号的作用。
我在教唱《国歌》的时候,里面出现了三连音,很多学生都会唱成附点节奏,这个错误具有代表性,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以在钢琴上先弹,再讨论刚才老师用的是什么节奏?逐步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三连音,它在时值上又有什么特点?了解透了三连音,曲子的演唱也就没有难度了。这样在学唱中不知不觉的学习识谱,比单纯的进行枯燥讲解要好很多,学生也容易接受。
二、边听边学
欣赏简单旋律,促进识谱教学。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识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自然会有一些感觉。如欣赏音乐童话《彼得与狼》,可以利用这个有趣而富有哲理的音乐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听的过程中,首先学生要把各种乐器代表的角色区分开来,然后采用音乐游戏这种小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主旋律音乐的哼唱中完成即兴表演,在表演中教师适当的提醒学生跟音乐的配合,节奏跟故事情节的交融。这样,不仅加深学生的识谱记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聆听熟悉的歌曲,讲授音乐符号。我们让学生听听《小螺号》这首歌曲,可以从上滑音、下滑音的表现力去渲染音乐的特殊作用,让学生觉得小小的音符蕴涵着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在奇妙的遐想中去识谱会更佳,这样就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过程的难度,也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边做边学
为歌曲伴奏,落实识谱教学。用器乐为歌曲伴奏,不但会增加学习的兴趣,更会加深学生对曲谱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首先我们选择简单易学的歌曲,让学生为其伴奏。如《鸭子拌嘴》的打击乐器伴奏,学生们会很感兴趣,各种打击乐器会给歌曲演唱增添色彩,增加兴趣,从而也增强学生识谱意识的提高。
另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曲目,也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音乐,在他们欣赏乐曲之后尝试用乐器演奏,这样不仅锻炼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更是对识谱教学的巩固。
四、边练边学
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歌曲编配适当情景,有利于学生对不同力度、速度、节奏的理解。如《苗岭的早晨》中音乐原所表现出来的鸟鸣声,是一种自然情景的描绘,让学生用口哨来模仿音乐的鸟叫声,对于高音与音符会有新的认识。像安徽民歌《划龙船》中的节奏,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会加强学生对生活情景的创作,也会在创作中加深对音符组合的理解。
总之,在唱、听、做、练等活动中学习识谱,并不是单一的,是可同时交融运用,以求最佳教学效果。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利用音乐本身丰富的音响、色彩,改变单一型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一定会积极参与其中,提高识谱能力。
城南镇中心小学 肖品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