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带学生欣赏的是一颗星星,你要知道它来自某个星系,整个苍穹。
在国培班,和来自上海某区的教研员王顺民老师有了第二次的谈话交流。当我再次请教老师:“您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老师笑着说:“活的。”交流中,我看见一个举止儒雅的学者,一个仍然意气风发的先生。想必当年在浦东的乡下,那个手持油墨刷,一张张的印刷着梦想的年轻老师,内心的澎湃也是如此。
和王老师一样,我也有一个语文梦,关于语文教学,我也时常提醒自己要提高课堂的效率,要给学生最好的教学。
阅读教学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文本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分开了。不要过分的去说概念,概念学生永远是无法理解的,而是要去找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连接点。通过巧妙的嫁接,来让学生思考,联系完成某个能力的形成训练。比如说在教学《孔乙己》一文的时候,文章强调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的而且是穿破长衫的唯一人。”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文章的主要的结构是孔乙己,是人物。站,长衫都是一些外围的东西,作者写人是按照人物的本身---人物的外在联系如:别人----人物的场面,不同的细节场面。来表现人物,从而想表达自己想要说的那一层意思。在这里面为什么站着,为什么破长衫,自然成为学生的关注点,学生自然就会明白了文字和内容的关系。每个人的文字和每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不要过分的按照套路去解读文章,每篇文章的教学应该是我教学框架中的一个点。这样的文本解读才是有效果的。
写作教学,平时的文本在解读的时候,涉及到了一定的写作训练,定向的训练更多是对这个文本的反思,而面对一个题目的时候,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的能力,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以“记住这一天”这个题目为例。可以扩写。“生日,请记住这一天”,“苦难日,请记住这一天”只要训练学生的叙事能力,进行自圆其说的训练。比如说“垃圾桶和玫瑰花”这样的题目,只要训练学生的思考。玫瑰花是美的,学生知道的,垃圾桶是脏的学生知道的,玫瑰花凋谢了要扔进垃圾桶学生也会想到的。这个基础上再想想,发现垃圾桶是有用的,再上升到哲理的层面想,生活中有很多有用的东西会让我们很不舒服,这样我们会怎么办。这样一想,就想明白了。这样一来就知道怎么去写了。比如说“感恩”话题。以选择父亲为例子。父亲的课文有很多,《台阶》、《背影》、以及苏教版的课文《多年父子成兄弟》等等,它们只是选择一个点来勾连成文。学生也可以选择一个点:父亲的手,父亲的发,再想想课文有哪些好的方法借鉴一下。遇见自己喜欢的文风可以尝试着背诵背诵,这样的学生会形成的自己的特色。对于作文能力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一定要耐心,不要着急,给与学生有效的帮助。比如说她的作文老是重复,你就教会她写流水帐,按照事件的发展就像西方说的情节,第一是情,是故事的根源,接着是情的节骨眼,一节一节的随着故事展开。再表述故事情节的时候要将形式化的东西渗透进去,同时要关注学生个体的特点,感兴趣的文学方向是最合适自己的写作方式,这样就有了文风。
适当的积累。优秀的学生是不可死板的去教,否则有可能会丧失了他们的灵性,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去体悟,这样比较好。比如说素养的提高,这个东西说不清楚,没有一定的量化的标准,我们可以去发现与它相关的。我们要用美的经典的东西来熏陶,很多古代和近代的文化名人,都接受了私塾教育,经典的文化熏陶,让他们启蒙,最终写出闪亮典雅的文字,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就可以叫学生去积累,这个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很重要,也算是比较切合实际的提高素养。唐诗宋词近代散文名篇,都可以成为背诵素材。不必去去花太多工夫去揣摩文章的思想含义等更加的有价值,也许人家作者写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那么的多,就是找到他本人他也是可以多说,可以少说,可以不说,说了我也不一定明白。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走进文本,去体悟,去积累,总有顿悟的时候。我们只要遵循我们这个教学阶段的学情就可以了。
教师本身,一定要内外兼修,要有好的基本功。要多读一些书,多改革。在改革中前进,哪怕前方的路总是在施工,也要戴上安全帽去前进。多看看别人的课例,看到别人的不好,看到别人的好。多读一些专家解读文本的书,扩大自己的解读视野。要写教学随笔,也就是反思,反思要科学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实际的距离,记下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去掉无效的劳动,保留有效的劳动。对我们的学科的课程标准要熟读,对考纲要熟记,对每一篇课文要熟知,要形成自己的架构,这样每一课才会轻松高效。
关于语文教学我想说的有很多,我想在以后的教学生涯里我会且行且思,希望在语文的丛林中找到一条生动有趣的小径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