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初登讲台的年轻教师,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三年。常听一些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前辈们说过,教师这个行业需要在平凡中创造成绩。每天的重复式工作,一年又一年的辛苦耕耘,直到送走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有的人直至中年,似乎才能体会出“桃李满天下”的自豪感。而我却在每天的平凡之中逐渐感悟到这一行业的真正魅力,真正的教育正是寓于平凡之中,我们的学生在与我们相处的过程中所带给我们的快乐远比他们一朝中榜所带给我们的成就感要多得多!
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学生们了,教师作为施教者,在学生心目中是“德行的指导者,行为、价值规范的榜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折射出一定的社会、政治、道德观点,教师的个人形象也会作为范例出现在学生面前,容易被学生所认识、模仿。总之,教师的思想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身教最可贵,行知不可分。”可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言传身教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因此,缔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必修课。
工作的第三年也是我个人成长的关键一年。今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遭遇了“瓶颈”,即对新环境和新教材的不熟悉。我庆幸自己在今年加入了裕安中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也无比感谢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的关照。在这个充满人性化的校园里,我真正地从工作中体会到了快乐,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但是,“Every coin has two sides.”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面对学校领导的信任,我愈发地惶恐,生怕由于自己的失职导致学生的落后,从而辜负前辈们的信任和重托。我在闲暇时常常思考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尤其是在处理师生关系的方面,到底怎样做才能缔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师生关系对教学起到良性的影响?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我体会到自己在前两年的工作中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没有能很好地适应班主任与非班主任身份的转换,对学生过于严厉,没有在教学上寻找到新的突破点,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以及对于后进生缺乏足够的耐心等。这些失误造成了我自身工作幸福感的丧失,也将自己与学生内心的距离越拉越远。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本学期都曾思考过解决方案并一一加以改进,有些问题也基本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是对于师生关系,我始终拿捏不好。为此,我经常请教同我搭班的两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邵梅香老师与郑国老师),他们毫无保留地为我答疑解惑,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合理建议。为了尽快地解决问题,更好地适应下学期的工作,我决定在新学期,警惕以下教学误区,缔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真正的教育总是从爱出发,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因为表达这种爱需要智慧。教育中真挚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乃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但离开了严格的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绝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真爱。
第二,课堂不是一个人的精彩。课堂教学是一线教师的生命线,对于教师来说自然很重要。可是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课堂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线。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当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为主人的地方。
第三,教师既是学生的朋友,更是学生的管理者、引导者。师生可以成为朋友,但是也要掌握好和学生成为朋友的原则和方法。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学生更是如此。和学生作朋友、过分纵容的反面即是太过严厉。有些教师只注重自己是教育管理者的角色,批评学生时离不开训斥,讽刺乃至谩骂,处理学生问题时离不开体罚与变相体罚。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学生更加讨厌自己和远离自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既不过分纵容,也不过分严厉,把握好这个度就是一个需要我长期学习研究的课题。
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今后,我一定会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业余时间多充电,在备课方面多钻研,对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再多些耐心,力求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