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很美,等待花开更美。
今天,在课间,教室里发生了一件事情。我班一名叫骆骏松的男同学,交给我十五元钱。他看到我诧异的神情,就告诉我,他刚才往教室里的垃圾桶里扔垃圾时,在垃圾桶里无意中捡到的。我注意到,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脸红红的,有一些羞涩和激动!
经过询问了解,我班真有一位男同学马虎大意,把钱和垃圾一起扔了。他尴尬地对我说,这是他妈妈给他买午饭的钱,一时粗心就......,同学们一听都笑了,骆骏松也跟着开心地笑,笑得很纯真。同学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丢钱的同学身上,觉得他的行为也太“离谱”了。却没有一个人去赞扬骆骏松同学拾金不昧的精神。而骆骏松呢,自把拾到的钱交给我以后,就静静地看着事情往下的发展,除了和同学们一起笑,什么也没说。当时,我很想问他,你为什么不把捡到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放学去买零食吃呢?因为我早就知道,骆骏松家里虽不富裕,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零食大王” !话到嘴边,我又吞了下去,还用再问他吗?他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答案了。
说起骆骏松同学,在教室里可是“鼎鼎大名”,是一个让每一科课任老师都伤透了脑筋的“活宝贝”,自从2012年秋季进入我班学习以来,调皮捣蛋不说,那懒散的学习态度就够老师们“喝一壶”的。近两年来,我是为他费尽了心思,却不见丝毫成效,他上课不肯安静一分钟,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和同桌小声说话。下了课,不论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几乎每天都要因为没完成作业、违反纪律等等,进一趟办公室。所以,他的各科成绩一直都不好,考试很少及格。
不过,他也有让人称赞的方面,劳动时吃苦耐劳,勤劳能干。每当学校卫生大扫除时,他都表现得格外积极,从不躲奸耍滑,扫地、擦桌子、倒垃圾......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春学期开学以来,我想着,不能再一味由着他不上进,得盯紧一点,好好地拉拉他,说不定能帮他取得一些进步。于是,不论是课堂作业本上听写的一个错别字、课堂笔记上的一个知识点,还是写作文时的拟题、立意、选材直至完稿,我都步步盯到位。可能是他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注,一个月来,骆骏松同学语文科的各项作业都完成了。
上个星期五的下午,中心校安排我班语数英老师去宝丰寺中学,进行课改的教学活动。临行前,我把周末的作业照常布置以后,就出发了。到了本周星期一,课代表上交同学们的周末作业时,告诉我骆骏松的周记没按时交来。我一听,赶紧吩咐她通知骆骏松带上周记本来办公室。没到两分钟,骆骏松就手拿着周记本进了办公室,我看见他就问:“为什么迟交作业?周记完成了吗?拿来我看看。”他一边说完成了,一边把周记本递给我。我打开一看,写的是读《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约有三百字,且字迹潦草。我认真阅读了一遍,发现这篇读后感完全是东拉西扯、东拼西凑之作,文中没有一句有价值有意义的收获和感悟。我内心一阵不快:真不让我省心啊!我尽力克制住没有表露出来,平静了一下心绪之后,和颜悦色地问他:
“你什么时候读的《海底两万里》?”
“去年暑假。”。
“你还记得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书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来。
“那你读过之后,有什么收获吗?”。
“尼摩船长是个有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的人。”。
我一听他说的有些意思,赶紧鼓励他:“你说的很好呀!这就是你的感悟和收获。你可以从赞扬尼摩船长的高尚品质写起。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写?”。他又一脸迷惑地望着我,一言不发。“你可以联系身边的具有高尚品质的人和他们所做的事,当然,也可以写你自己做过的好事,写一个具体事例。”。听完我的话,他思考了一会儿,告诉我说他遇见过这样的人,又一次在火车道边玩,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坑里,怎么也爬不上来,后来,一个陌生的叔叔路过,救了他。说完以后,看着我,似乎在询问:这个事例行吗?我微笑着朝他点点头,他也咧开嘴笑了。“结尾你准备写些什么?”,他一副思考状,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老师给你一个建议,可以谈谈你今后打算在为人处世上怎么做,以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看着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或许这两件事本身并无多大的关联,我想,一粒美好的种子种在学生心灵的土壤里,总会发芽!
今天骆骏松拾金不昧这件事,让我感受很深。花开很美,等待花开更美!作为一名教师,理应关爱每一名学生,让他们时时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和期望。或许,我们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这些“不经意的小节”都可能架起与学生心灵间的桥梁,迈进学生心灵的深处。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要相信学生,要给于他们耐心和信心,不能轻言失败,因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学生的品质塑造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因一时的失败而放弃对学生的教育。
春风化雨,我等待倾听花开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