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片教学(数学)磨课展示课在城南镇中心小学报告厅隆重举行,本人有幸参加了展示观摩,四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就《包装的学问》进行简析。《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综合实践活动。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及表面积计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几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的多种方案,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执教者遵循着全程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突出数学本质特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起着
积极作用。
一、情境导入,旧知铺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将是学习数学最大的动力。执教者的课件形式展示出我们生活用品中各种各样的包装,学生感受到包装如此精美,渐渐引入了我们的课题。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观察其每个面,计算出各个面大小,分清六个面的大、中、小面。这主要是复习长方体有关知识,为后面的知识作铺垫。这里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作简单的点评。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执教者以发放实物的形式提出“2个相同的长方体包装在一起,有几种包装方式,长、宽、高有什么样变化?”教师明确提出要求,然后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同学们2人一组1人摆设,1人收集数据,人人有事,事事有人,把主动权放给学生。教师在展示台上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同学们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分享着成功的喜悦。执教者把具体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这是意识上升认识上一次飞跃。符合孩子们认识规律。2个相同长方体包装成一个长方体有三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节约?同学们都知道是求新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有的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得出重合的大面包装最节约。有的同学在计算三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然后进行比较大小。有的同学利用前面计算成本结果进行组合,尽管思维形式不同,但是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数学活动包含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执教者组织学生猜想、动手操作、亲自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感知、领悟、最节约纸的包装方案。
“数学的方法是数学本质”执教者真着同学们兴趣盎然之机,把问题过一步提高:“三个相同长方体包装在一起有几种包装方法?哪种最合算?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实验、计算。这里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视野,也被数学本身魅力所吸引,积极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突出数学的学中循序渐进原则。这一过程执教者侧重于计算方法选择,也突出数学自身的特点。
三、拓展延伸,全面总结
学生的这习有时不能只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接着出示四个相同长方体,这里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出现包装方法不完整,最合算不像2个,3个能看出来,老师慢慢引导,一一展示,学生们如释负重,弄懂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表面积之和——重合的面积(大)二包装纸面积(节约)。
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之中,又服务于生活。整个课堂教学,都以问题情境贯穿始终,学生在小组合作,亲自操作中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整个课堂流程是完美的,过程是精彩的,效果是感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