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九年级学生都要经历的训练——理化实验和体育训练。
经常在市区的公园里,滨河边,人行道上,看到跑步的学生和领跑的家长,看到练实心球、练跳绳、练立定跳远的孩子和家长。那儿,家长是孩子训练的指导者、陪伴者和安全管理者。
可是,农村的孩子基本上是留守儿童,他们最大的希望是爸爸妈妈能多陪他们一段时间,从没有也不可能奢望家长帮助他们进行体育训练。
于是,学校的老师成了提高他们成绩的唯一可依赖的人。
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体质训练从初一就抓了起来。
翁美胜老师自担任体育教学以来,在场地匮缺、学生体育技能贫乏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想方设法展开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每一节体育课,孩子们练的热汗淋漓,也练的热火朝天。
李贤会老师承担九(1)班体育课教学后,坚持大运动量的训练,为体育考试的中长跑打下一定的身体基础。她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状况,为他们制定合适的训练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性训练,力争让我们留守学生的体育考试不留缺憾。
卢文武老师是九(2)班班主任,兼该班的体育训练工作。卢老师灵活运用课时,将训练时间与教学时间合理调整,做到训练经常化,测试常态化。为每个学生制定了训练目标和提高目标的时间,让孩子们心里有方向,肩上有压力。科学有序的组织和强有力的指导,让他们班的体育训练如虎添翼。
在体育训练场,同学们有了收获,他们的体质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了。他们懂得了只有努力,只有拼搏,才能战胜困难,战胜自己。
走进体育训练场地的学生似下山猛虎,踏入理化实验教室的学生就得轻若狸猫了。
物理实验室里,综合物理实验台前,铁支架、温度计、量杯、凸透镜、蜡烛、小灯泡、电线、开关、滑动电阻、天平、砝码、电流表、电压表……实验器具一应俱全,负责物理实验的周照应主任早已准备好了相关实验器具。戴运凤老师深入每个实验小组,对于同学们在实验中遇到的一切小问题都不放过,力求实验的完美和规范。汪潮老师宏观指导后,敦促学生要人人过关,不得马虎。在物理实验室里,同学们练就了准确、细致和流畅。
化学实验室,也许孩子们更乐意去。那儿的试管、酒精灯、烧瓶、烧杯、集气瓶、滴管、试纸应该更能吸引他们的好奇心。黄炳春老师的实验指导,王芳老师的具体安排,樊校长的亲自进实验室,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兴奋和努力。材料的取量、滴管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点灭步骤,量杯的刻度的观察方法……都让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在这里倾心做实验,忘记了下课,忘记了吃饭。
在实验室,他们训练了细心、训练了准确,他们对于自然科学的入门有了最感性的动手过程。在实验室,他们知道了严谨,知道了一丝不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