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应当是每一处景致都怡人,每一面墙壁都育人,宁静安详之中充满生命的律动,文明儒雅的氛围熏陶滋养着身心,令人心宁、思远、慧明、真力弥漫;校园,应当是今天令人乐于沉浸,明天令人永久怀想眷念。在这片灿烂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演绎着许多精美的人生故事,编织了许多美丽的花环,造就了许多社会栋梁。一位美国知名大学校长指出:校园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学生各个方面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深入校园的每个角落,进入每个有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的学校,都表明:具有良好环境氛围的校园,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个性发展,品德与意志,身心健康,人生观,世界观等的初步形成,具有潜移默化和导向作用。
一、营造校园卫生环境
整洁的校园环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场所,而且从侧面折射出学生爱护自身学习环境的程度。整洁的校园环境,使人身心愉悦,激发人的一种卫生行为,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卫生劳动,自发爱护校园卫生环境,积极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从小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自己的劳动价值观。勤俭节约,爱惜粮食,不随意破坏劳动成果,培养和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反之,肮脏的校园环境,乱扔纸屑,乱扔粮食,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而且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引发学生不热爱劳动,鄙视劳动,甚而不爱惜劳动成果,恣意破坏环境。故此,注重校园卫生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校园,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二、营造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是育人的主要场所,良好、高雅的校园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溶于良好的人文和学习风气之中,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个有办学特色的学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如“成就一生的好习惯”;确定本校的办学宗旨,如“厚德尚智,和谐发展”;确立鲜明的校训,如“求真、求善、 求美 、求全”等。认定目标,勇往直前。
其次,认真办好各类板报,橱窗。如安全教育的“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是安全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崇尚学习,让校园充满读书声和书卷气。如“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康”是“成就一生好习惯”。办学理念的丰富内涵;明确师生的共同目标,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全体师生“同舟共济”的奋斗目标。师生协力,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促使学生自主,自立,自强,合作。
其三:学校应注重校园每个角落的文化建设。如:教室里的文化建设,走廊里的文化建设,办公室等的文化建设。设置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知识性强的东西,具有导向意义的一些制作等。体现班级个性,学校特色,在无形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确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四: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活动。如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教育并非是单纯的教学、枯燥的训练,还必须有学生展示的舞台,给他们“露一手”的机会。为此,我们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校园这块沃土中茁壮成长。搭建平台,展示才华,是我们艺术教育中为学生创设的舞台,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具有自豪感和成就感。我们要利用“庆国庆”、“庆六一”、“庆七一”等重大节日,通过“才艺大比拼”、“国庆红歌会”、“校园体操”、“六一校园文化节”等活动,展示学生的才艺。制作展板,展出学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搭建平台,展示学生的舞姿。我们看到天真、烂漫,有灵气,有朝气的孩子们会心地笑了:孩子们像一只只百灵鸟,依恋在校园里,放声歌唱。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是可造之才。通过艺术教育,激发了学生爱活动,爱学习,爱集体,爱校园的情感。这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为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己,导引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确立自身的人生坐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营造校园人文风气环境
校园人文风气是学校师生的一种精神标志,体现着学校文化状态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状态。良好与和谐的校园人文风气,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首先,表现在学校领导管理层。要建立起一支高效、廉洁的管理团队。科学有效的领导管理,使学校领导管理层群体内关系和睦,融洽,团队要为学校的整体利益出谋划策,积极发挥智囊团作用,使其政令畅通,为学校的发展而团结一致,勤政廉洁,使领导机构灵活高效,充分发挥领导层的管理作用。反之,学校领导管理四分五裂,各人为各人打算,不顾学校整体利益,学校管理一片混乱,则学校领导管理机构陷于瘫痪,学校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更谈不上学校的发展。因而,学校领导管理层风气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学校各种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
其次,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文风气也不容忽视。要建设一支团结协作、敢于创新、优势互补的教师团队。教师作为学校第一线的工作者,他们担负着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具体执行者和落实者。具体参与实施学校的各项工作计划,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绩效。因此,学校领导应积极处理好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与他们建立和谐,平等的同志关系。不因是领导而居高临下,高人一等;不因是下属而自我束缚,唯唯诺诺。应使每人都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都应该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应用巧妙的学校管理艺术,能动地处理好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融洽,和睦相处,相互合作,团结务实。积极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自主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积极探讨,主动研究教育教学工作,营造校园良好的人气氛围,不相互指责,遇事时不相互推诿,主动参与事件处理解决矛盾。建立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良好的人文风气。培育“和谐向上”的精神文化。
工作着,快乐着,培育教师良好的心态,把工作变成享受幸福生活的重要部分,创设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享受到来自家庭和集体的关怀和支持。我学习,我成长,要有教育的理想和激情,把工作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体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提倡“同舟共济”的学校文化:
——宽以待人。和谐相处,真情以待,宽容为道,包容为上。
——团结协作。荣誉面前,共同分享,善于合作,共生发展。
——共迎挑战。困难面前,共同应对,自加压力,创新超越。
其三:教师应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文风气建设。(1):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学生的知,情,意,行加以指导和教育,使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的道德品质。团结勤奋,自主协作。(2):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初步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确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产生动力,勤奋学习,努力向上,为达到既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不达目标决不罢休。(3):适当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辩证地看待和解决一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矛盾总是存在的。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总是要遇着一些坎坷的事情,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在众多的学生当中,大多数学生总是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如何解决。总觉得有些事情想不通,自己总是对的,老师处事不公平,太偏心,自己太委屈,容易给学生产生压力,造成学生不良情绪,形成不良心理,使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学校要创办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在平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交给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学生则容易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不因琐事而长期烦恼,怀恨,委屈,影响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反之,学生自主能力的形成,使学生能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断健康成长。须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4):教师应注重学生“心灵美”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一颗“爱心”,“良心”和“宽容之心”。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学校,爱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同学……使学生能容纳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善于接纳别人,正确看待别人。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则容易建立纯洁的友谊,树立良好的人文风气。
其四: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文风气建设,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和平,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人际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学生关心,给予学生支持和力量。做学生的长辈,朋友,成为学生名副其实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文明守纪,富有活力;教师爱校爱生,积极参与学校工作;领导勤政廉洁,能动管理,建立良好的校园人文风气促使学校健康发展,焕发活力。
四、完备校园教学设备设施
一所办学条件完备的学校,不仅需要广大的人力,而且需要充足的物力和财力。一个学校的教育硬件设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能力的培养。学校的基础设施除最基本的(如:教学楼,办公室,运动场)之外,一些教育教学的设备设施更不容忽视。人类已跨入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人类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庞大的世界变得渺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网络信息技术成为了人们的必修课。信息技术引入教育教学,电脑化教学已成为当今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使我们的教育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方便快捷。江泽民同志曾在北师大教师节庆典讲话中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所以,学校应增加经费投入,建立现代化的校园模式,使校园孕育着高新技术的气息,它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信息技术教育,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陶冶学生的热爱科学的情感,而且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工作,促使教育教学现代化,使教育教学灵活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推动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获取各种信息,学校配置相应的图书,电视等,它为学生补充书本以外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自由游弋于知识的海洋。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校园活动场所及体育设备设施理应具全。使学生劳逸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故此,学校物力资源状况,对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大作用。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大补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延伸,对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主导作用。不为老师的“教”而“学”,是为学生自己的“学”而“学”,“学”而“用”,使学生不拘一格,主动地,全方面地发展。
校园是一片沃土,培育着无数幼苗,使它们茁壮成长;校园是春天的使者,扮亮了每一个天真活泼的花朵;校园是一台播种机,给纯真的心灵播下了人生丰收的果实。愿我们的校园在广阔的天地里健康发展,为培育下一代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