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把教学楼周边环境卫生和操场卫生划归我班管理。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人小、人少,还要做好本班级的卫生,工作任务繁重。为了搞好环境卫生和班级卫生,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提高卫生意识。
学生不良的卫生习惯很多都是因为学生不了解自己不卫生习惯的后果、危害,对此,我利用早读和品德与生活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2.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看过这样的现象,如果没有给学生指定好具体工作,学生都喜欢三五成群,到最后,时间是花得很长,但还是没把卫生打扫干净,所以班级卫生必须责任到组,专人负责!因此基于学生这种态度,我把教室内的卫生角、讲台、课桌,电脑桌、瓷砖等,都要包干到具体的每个人,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工作,并认真实施。
3.选定小组长和劳动委员,实行层层分管制。
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自觉性比较差,经常需要提醒、督促,为此,我选出一些值日小组长,他们负责督促小组成员别忘了打扫和打扫干净。并在班中实行层层分管制,充分发挥劳动委员的功能,由他们监督值日组长,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经常检查、奖罚并举
每天早读课前我亲自检查,学生很喜欢奖励的,卫生做得好及时表扬,我利用品德课时间评选“优秀小组长”和“卫生小能手”或“环保小卫士”,还奖励练习本,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并结合品德课、班会课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感受劳动的光荣。在检查和抽查过程中,发现问题首先要批评值日组长,让值日组长了解自己管理的重要性,并罚扫一次。通过表扬与批评并施,进一步加强卫生管理。
在班级卫生工作方面,我还有一个创新:要求同桌学生自备一个塑料垃圾袋挂在课桌的中间。后墙角落里的塑料桶,只丢弃一些班级、老师废弃的东西。通过这一举措,就再也看不到原来垃圾筒里外都是垃圾的“盛况”了。
接下来讲讲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做好教学楼周边草坪和操场卫生的。我住在学校,每个星期一、三、五早读前,其他班级的学生还在玩耍我把我班学生集中起来,由我带头,捡地上果皮纸屑,既让学生锻炼身体,又让学校无纸屑,还让学生感受到环境的美好让人感到舒服感;每个星期二、四早晨,在早读前由指定小组轮流巡视捡零散纸屑;每天我都巡视,只要见到纸屑我随手捡起,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平时见到垃圾主动捡拾,潜意默化影响学生。“润物细无声”,学生主人翁意识增强了。我欣喜地看到,我班大多数学生在走廊、楼梯等地方见到垃圾主动捡拾了。本学期,我校环境卫生已有较大改观,不再是一起风纸屑满天飞的现象了。另外,在我的影响下,门卫一有空也主动捡拾垃圾了 。“学校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相信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创设一个洁净、文明和谐的新小校园。
陈信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