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这句话我十分赞同,批评幼儿时能否抓住幼儿心理,讲究批评的艺术,能否适时、适当地进行批评,其教育效果都会大不相同。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音乐活动课上,教师带了一些玩教具放在钢琴上。老师首先利用玩教具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然后老师示范演唱歌曲,最后小朋友们在老师的琴声下一起学唱。没想到可怕的一幕发生了:老师在弹琴,小朋友都跑到老师跟前想玩玩教具,竟然差点把钢琴推到了。老师生气极了,大吼了几声:“谁让你们下位子的,下次我看你们谁敢这样,再这样把你们送小班去。刚才哪些小朋友推琴了,自己站出来,不出来等下老师把你们找出来。”结果没有小朋友自己站出来,教师就把在前面推琴的小朋友强行带到了小班。
先从批评的方式上来说,这位教师采用的是很多教师使用的吓唬式批评。教师希望通过自己的大声、怒吼使幼儿害怕,从而使幼儿屈服并认错。这样的批评确实可以较快地使幼儿承认错误,但是效果只是暂时的,过不了多久,幼儿又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样下去,教师可能会使自己的批评强度升级,由语言的吓唬发展到行为的吓唬。我想作为教师还有家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吓唬并不能起多大的作用,因为幼儿在被吓唬几次后会发现那只是老师和父母嘴上说说而已,事实上是不可能那样做的。渐渐地,幼儿对教师和家长的话开始不相信,而教师和家长的威信也就失去。
再从批评的言语上分析:这位教师批评幼儿的语言与幼儿的错误关系不大,他没有明确指出幼儿错在哪里,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幼儿应该怎样做,而是让幼儿直接承认错误,并加以威胁。这样的批评常常会导致幼儿将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别人,同时迫于教师的威胁承认错误,也难以从心里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更不会去改正错误。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中午到了午餐的时间了,幼儿都在一边玩耍一边等待午饭,午饭端来以后,有的幼儿就安静的吃起来了,可是有的幼儿一边吃,一边说话,还一边把不吃的饭菜扔向别的幼儿,很快就有几个幼儿吃完饭了,他们从坐着到站着,最后在教室追逐起来了。突然一个站着吃饭的幼儿被撞了一下,饭碗掉在了地上,饭菜洒了一身。老师见此不分青红皂白把他拉到前面批评起来:“你怎样这样笨,吃饭都不会,吃饭最慢,出去做操你最慢,你就像一只慢慢爬行的小乌龟…”幼儿几次想张嘴想解释清楚,可是都被老师制止了,最后,这个孩子委屈地哭起来了。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教师批评的方式很典型,一是不了解情况,二是翻旧账,三是不尊重幼儿。教师批评幼儿应该以尊重幼儿为前提,因为幼儿也是一个有思想、有意识的个体。教师在批评幼儿之前一定要把情况弄清楚,不能随便批评幼儿,批评过程中,要以当前的错误为内容,就事论事,不要以偏概全,翻旧账,否定幼儿的全部,更不能随意给幼儿贴上“标签”,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其他的问题。这张批评的方式危害很大,短期内,这种方式会引起幼儿的不满,激发幼儿的逆反心理,有的幼儿会用消极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甚至会对告状的幼儿进行报复等;从长远看,这种方式不仅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还对幼儿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批评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对于怎样合理地批评幼儿,我有几条建议,希望对教师和家长有所帮助。
1、尊重幼儿的人格,要记住批评的是“行为”,而不是“人“。
2、批评幼儿要冷静,不能情绪化。
3、批评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先扬后抑。
4、批评时机要适时、适当,在幼儿刚犯错误并对其所犯错误记忆犹新、深有体会时进行。
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幼儿的错误,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只要教师和家长用自己的爱心、耐心来包容孩子,运用正确的批评方式来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相信他们就能更加茁壮地成长。
范先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