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帮双同学,男,今年18岁,家住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四望山村。2010年,被裕安区人民政府授予“裕安区第三届十佳少年”光荣称号。
苦难的过去
了解汪帮双身世的人无不为他经历的苦难唏嘘感叹:上天太不公平了!何以如此折磨他?汪帮双还有个哥哥,叫汪帮刚。他俩是双胞胎。哥俩一出生,就面临着人生的苦难:母亲不幸患产后风去世了。祸不单行,哥俩十岁时,父亲又因捕鱼触电不幸离世。兄弟俩只能跟着70多岁的奶奶生活。可是,父亲去世第二年,年迈的奶奶又摔成骨折……如此多的苦难连续袭来,而承接的只有两副稚嫩的肩膀。兄弟俩是好样的,他们凭着坚强的毅力,不甘向命运低头,勇敢地向生活挑战。他俩学会了做饭洗衣,学会了插秧割稻,学会了犁田耙地……尤其是汪帮双,在哥哥外出读书期间,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生活重担。既要照顾奶奶,又要干农活,同时还要搞好自己的学习。对此,一个成年人尚且手足无措,何况是一个小孩子呢?汪帮双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成为里里外外一把手。
汪帮双兄弟的不幸遭遇在社会上传开后,引起了城南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民政办、团委、妇联等有关部门,多方联系、想办法,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帮助这对苦难的兄弟。四望山村委和十里桥中学的老师也多次帮助这对兄弟。
裕安区政协主席李强知道这一情况后,对此事分外关注。不仅指示有关部门解决汪帮双兄弟的生活问题,而且还多次亲自到十里桥中学、四望山村,协同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不得不提的是:从汪帮双小学四年级直至今天,李主席一直关心照顾着他们。
考上省示范高中
在社会各方面关心下,汪帮双兄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也增加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010年,汪帮双被评为“裕安区十佳少年”,这让汪帮双激动了很长时间。苦难曾经让他无数次黯然落泪,但苦难也给了他动力。被评为“十佳”,说明社会、政府和学校对他的认可。用汪帮双自己的话说:“‘十佳’不仅是荣誉,更是激励我前行的力量,我一定不会辜负那些关心和帮助我的人!”于是,汪帮双干活更有劲了,学习更努力了。付出总会有回报的,2010年中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示范高中——新安中学。
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汪帮双当然很高兴,可是他转而犯了愁:他和哥哥都到新安高中上学,行动不便的奶奶怎么办?两个人生活费怎么办?愁得他甚至想放弃学业。汪帮双的心事首先被奶奶发现,奶奶安慰他:“小双,奶奶现在好多了,我能自己照顾自己,再说还有你叔叔和姑姑,还有邻居呢……”哥哥也劝道:“高中的老师也很好,学校也有助学金,我俩凑在一起应该够花了”听了奶奶和哥哥的话,汪帮双内心的焦虑才缓解了一些。暑假里,除了忙家务,他像以往一样,四处找些零活干,所得虽然很少,但毕竟贴补了一些家用。快开学了,令汪帮双没有意料的是一位经营药房的好心的吴老板寄来了一千多元高中学费并鼓励他继续求学。一直关心他们的政协主席李强也来了,李主席带来了生活用品而且告诉他:“开学那天,我来送你们报到!”这个暑假对汪帮双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暑假,因为在李主席的关怀下,在城南镇和四望山村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他家的四间砖混结构的新房子终于建好了,从此告别了摇摇欲坠的土墙瓦顶房,而建房的资金大部分都来自于社会捐助。
开学那天,李主席如约而至。不仅亲自送他们报到,还帮助整理床铺,并向学校有关领导介绍了汪帮双的家庭情况。直到一切满意了,李主席才放心地离开学校。
愉快的高中生活
一进入新安高中,汪帮双被分在高一(7)班。也许是新环境不习惯,也许是对家中奶奶的牵挂,汪帮双总觉得很孤独,所以给同学们留下的最初印象是寡言少语。汪帮双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曾在文中写到:“我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截,甚至觉得自己会被别人嘲笑。”
细心的班主任贺义年老师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把汪帮双找来,通过沟通攀谈,了解了他的心理状况。在接下来的教育谈话中,贺老师引导汪帮双逐渐认识到:自己也有许多优点,我并不比别人差。慢慢地,汪帮双的自信心增强了,和别人的交往也多了,还结交了几个无话不谈、可以推心置腹的同窗好友。根据汪帮双办事认真的特点,贺老师又给他安排了班干职务,既让他协助班级管理,又可以增进他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汪帮双也没有让贺老师失望,班级事务总是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同学间有矛盾,他会主动调解;偶有同学违纪,他会好言相劝;班级成绩有波动,他会鼓励大家继续努力……汪帮双的尽职尽责,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高中两年,他先后获得“文明学生”、“优秀班干”和“三好学生”等光荣称号。在我们调研过程中,汪帮双的同班同学吴娟、杨守双、付立志、任海龙等同学都对他交口称赞。新安中学的领导了解汪帮双的家境后,也极为关切,为他减免学费并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助学金,以解决他的学习生活所需和后顾之忧。现在每学期,汪帮双都能拿到近5000元的助学金。
知恩图报
汪帮双在新安中学的各项费用解决了,学习生活也很愉快,但他对奶奶的挂念却无法消除。父母去世早,是奶奶一手把他和哥哥拉扯大的,“没有奶奶也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奶奶年纪大了,腿脚又不灵便,怎能不叫他担心呢?
于是,汪帮双在学校省吃俭用,连吃饭也舍不得花钱,只求能填饱肚子就行,为的就是多省点钱给年迈的奶奶买些好吃的。2011年,他看到奶奶的轮椅已经破烂不堪,硬是从生活费中结余了六百元,又利用星期天到市里医院给奶奶买了一张新轮椅。节假日,汪帮双很少出去玩,为的也是在家多陪一陪奶奶。
奶奶的恩情不能忘,社会上其他人的帮助汪帮双更不会忘记。他常说:“我接受了太多太多素不相识的人的帮助,有时我想,既然不能直接报答他们,那我就通过帮助他人来报答。”在学校,他被公认为最热心的一个人;在村里,别人需要帮助,他总是第一个到达。
今年中考,裕安区体育和理化加试在新安中学举行。在临放假前,学校推出志愿者活动,以帮助那些对新安中学不熟悉的考生。由于调课等原因,已有近一个月没有回家的汪帮双,虽然已整理好行囊,但听到这个消息,他毅然放弃了休息,参加了这个长达一周的志愿行动。正如汪帮双所说:“此刻,我是想家、想奶奶,但我又一次帮助了别人,我的心情是快乐的。”
理想追求和影响
现如今的汪帮双性格开朗活泼,脸上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我们知道他是和他的苦难童年相比,事实上他的生活仅处于能维持温饱的状态。
正在读高三的汪帮双,时间很宝贵,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认真、懂事,协助我们调研,怕我们不熟悉路,经常提前在路口等候我们。他现在最大的理想是想向他哥哥一样(汪帮刚今年高考文科561分,超二本线20分)考上一所自己满意的大学。当我们问他为什么想上大学时,他说:“我想帮助别人,回报社会。考上大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后才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望着眼前这位脸上仍透着稚气的小伙子,我们参与调研的三位老师心中油然而生敬意。我们由衷祝愿他梦想成真!是啊,能承受如此苦难的人,还有实现不了的梦想吗?
在我们调研过程中还发现,在十里桥中学,在四望山村,在新安中学,不知道汪帮双的人很少,不敬佩他的人很少。7月25日,在去汪帮双家采访途中,我们遇到了正在六安一中读高一的徐伟同学,她的家离汪帮双家不到300米,也和汪帮双是四望山小学、十里桥中学的校友。徐伟说:“汪帮双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跟他相比,我觉得自己生活条件优越很多,如果再学不好,就对不起父母。要说我能考上六安一中,也有汪帮双的功劳。”
的确,汪帮双的事迹经过村民和学校师生的传播,已经深深影响了许多人,尤其是那些正在读书的孩子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愿意广泛宣传汪帮双在逆境中顽强与命运抗争的动人事迹,也诚挚祝福汪帮双兄弟和他们的奶奶生活越来越好,健康、幸福、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