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在的家长总是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孩子的命运。考取大学,考取名校,将来出人头地。于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甚至走向了极端。另一方面,一些有识之士深刻地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国民的素质,呼唤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改革。然而就目前而言,考试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利远远大于弊的,充分体现了客观、公平、公正,无法取消。
面对这种教育现状,我非常痛苦。我也在不断地反思,寻找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焊接点。希望既能满足于现实的需要、家长的要求,让孩子们在考试中考到理想的分数,上一所理想的高中,将来考取一所好的大学。同时,也能满足于成长的需要。希望我的学生能自律、自信、自主、自强,希望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希望他们能做到“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读王君的书,在王君的教育思想、治班理念以及她的教育实践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给8岁的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这样说:“才须学也,学须静也”。我也在教室里写下“入班则静,进班则学”这样的宣传标语,然而事实却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教室内的学生讲话的还在讲话,打闹的还在打闹。全然将标语置之度外,视而不见。王君通过“教室安静工程”,这里的安静不是靠王君老师传经布道式的说教换来的,更不是靠铁拳利掌压来的。她的12班在规定时间段是安静的,孩子们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安静的学习环境给大家带来的美好,嘈杂的环境给学习带来的不快,自觉遵守他们共同的约定。有了外在的安静,才会有内心的真正的宁静。王君的书中虽然没有体现,我想王君一定是个有办法的人。她必会将她的学生带进一个心静如水的世界。正是有了安静的外在环境和内心的宁静,才为12班创造中考神话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孩子们的教育我一直停留在苦口婆心的说教上。“我都和你说了n遍了,你怎么还是这样做?你把我的话都当耳旁风了吗”,一次次口头教育的失败,再次验证了我教育的无能。应该将对学生的教育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教育行为。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自律自强、团结合作、自信乐观、宽容谦让等优秀品质。在“动”中不知不觉地培养良好的习惯,进而让孩子们成长为正常的人、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
纵观目前的教育现状,很是不容乐观。先以现在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和意志力来说吧。清朝末年,由于鸦片的输入,中国人落下了“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时至今日,打开互联网,百度搜索一下“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堪忧”这一词条,竟有31900多条相关内容,的确令人震惊!或许大家不会再称我们的下一代为“东亚病夫”,因为医疗条件提高了,可能我们的下一代会被称为“东亚弱夫”,到那时,会不会再次成为国人的悲哀!王君,一个弱女子,她很清醒,她组织长跑、通过对体育的重视和热情,强健着她的学生的体魄。我想她的学生将来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应该是幸福的。我记得金日集团总裁罗永亮说过,身体是1,有幸福的家庭可以在后面加个0,有事业可以再加0,有地位再加0......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归零,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王君老师通过体育活动,不仅强健了学生的体魄,而且丰盈了学生的灵魂。我觉得尤其在意志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上很有价值。这不禁让我想起发生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故事。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举行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中国孩子在困难面前低头了,退缩了。而日本孩子即使生病了也坚持走到了目的地。当时许多报纸媒体都作了相关报道。大家的结论大致是:中国孩子的表现在我们心中压上沉甸甸的问号。时隔12年,2004年8月,中日韩三国90名青少年组成的国际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又一次在科尔沁草原进行,同样的一幕再次上演。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认为:要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应从尊重和体验两条原则做起。在体验方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非常提倡在实践体验中培养习惯。他很早就有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精辟论述。近期,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日本自卫队举行夺岛演习军事行动,引起国际媒体的多方关注,韩国、俄罗斯权威人士预测,一旦中日局部战争打响,将会以中国失败告终。我查阅了相关军事方面的资料,中日军力对比为220万:24万,军备武器方面各有千秋,中国并不输给日本。为什么会出现“中国会失败”的论断,我想中国军队在体质和意志力方面的缺憾一定是重要的原因。
我们一直把学生的成绩看得十分重要,“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分数几乎构成了学生的全部。只要成绩好,“一俊遮百丑”,其他方面可以视而不见。有这样的一些报道是关于我们的“天之骄子”的。他们来自各个名牌大学的学生,清华大学才女朱令两次遭人投毒,成为植物人,北京大学王晓龙向江林、陆晨光投毒,复旦大学黄洋遭人投毒致死………还有中国矿大、南航也有类似事件发生。以致出现了这样一幅漫画,大致内容是,大学毕业时,室友拉着室友的手感激地说:“谢谢啊,大哥,感谢四年不杀之恩啊!”成绩优秀,道德缺陷,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遗憾。王君,她在培养真正的人,培养有道德的人!她通过“公民长征”、通过谱写12班的“八荣八耻”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实践体验和感悟中内化成一种习惯、一种品格。对照一下我自身的教育,我实在汗颜,很是惭愧。觉得自己太缺少教育智慧,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停留在最没有成效的低级方式——说教。
感谢王君,你哪里是弱不禁风的小女子,你分明是顶天立地的“女汉子”!试想中国当下480万班主任,能让我们的学生“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我想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所期盼的愿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一定会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