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后进生,他们和所谓的“好生”,共同构成了班级,成为班里的一份子。但我们许多老师往往把目光集中在那些鲜花上,对其进行进行精心栽培,却忽视了这些亟待浇灌的禾苗。
你也许会问:什么是后进生?所谓后进生,一般有两类情况:一类是“单差生”,指学习或表现差;另一类是学习和表现都差,称为“双差生”。其实,后进生大多数都不笨,且机智、勇敢、爱动脑筋;但存在骄横、傲慢、自卑、自制能力差,对同学或老师横挑鼻子竖挑眼等问题,往往得不到老师的喜爱,处在被遗忘的角落。他们有的甚至自暴自弃,跌倒不如滑倒,成为班级秩序的严重威胁。
特别是在当下,我区农村生源锐减,质量不断下滑,仅存的少之又少的学生,很多学生都属于这一类。例如:我班学生在入学考试中,语文仅一人及格,数学也就二人及格,说出去大家也许都不敢相信,但这是事实,客观事实,不容改变。因此,有人称呼他们为“三蛋一心”,虽然不雅,但很形象。做好“后进生”工作已成为我区广大农村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意义重大,不亚于培养几个大学生或一般人才。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呢?在这里,我们更需要去分析其原因,然后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这些同学在学校,在家庭,甚至在会上得到的爱、亲近和理解太少了。他们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因而也不理解别人,认为别人都有意和他过不去,并随时准备和别人过不去,从而出现了躲避家长,顶撞老师,不认真学习等坏现象。
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爱其友而信其道。”可见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更是转化后进生的一种巨大教育力量。付学生以爱心,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是解决教育上疑难病症的万能钥匙。不管什么样的学生,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爱学生,才能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也只有爱学生,才会喜欢学生,赞赏学生;也只有爱学生,老师才能和学生很好的交流沟通,才有了通向任何学生心灵深处的钥匙。特别是像每班成绩靠后的同学,大多数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格外需要爱的滋养,爱的沐浴。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多与学生接触,多与他们谈心,疏导他们的心结,关心他们的生活。在这里,一定要注意不能急功近利,要让其感觉你是在真心关心他,为他好,只有这样他才会接纳你。因此,我们可以把办公室、教室、走廊、食堂等地方变成 “谈心室”、“解困室”、“心理辅导室”。
同时,教师要满足后进生的这种需要,就要保持对他们稳固而持久的爱。不能因为个人情绪的变化而伤害于学生,也就是说,不能心里高兴时,工作顺利时,就喜爱学生,而在心境不佳、情绪低沉时,就将个人的痛苦或不愉快自觉不自觉地迁移于学生,以至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更替而影响自己对新生的感情。换句话说,当学生更换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感情,让新生走近自己,就体会到爱的温暖,尽快沟通师生的感情。要保持对学生稳因而持久的爱,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有很强的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角色意识,而且要注意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很好地控制自己,以利于学生的成长。
最后,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后进生也是如此,他们都是祖国这片蓝天中的八九点钟太阳。我们要让爱的阳光照到教室的每个角落,照到每一颗幼苗上;要让冬天不再寒冷,夜晚不再迷茫。唯有如此,后进生转化工作才会有实质性突破,教学工作才能翻开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