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教育法规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
家校联系
家长留言
教子有方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活动

课改,让思考成为习惯

编辑日期:2013-4-9  作者/编辑:十里桥中学 杨立新/魏德祥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通过几个月的学习,我大开眼界,受益颇深。
      一、无论怎么改,怎么去学杜郎口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全体教师在思想、教育观念上有所触动。教育观念有其深刻性,稳定性。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具有制约作用。只有用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指导和促进我们的教育发展,因为:新的教育观念影响着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应以人为本,青少年成长是由“三维世界”构成的:其一是对生活的认识、理解、融合,即学会生活;其二是对知识的认识、构建、积累,即学会学习;其三是对心灵世界的呼唤、感悟、完善,即学会做人。我们今天的教书育人,就是要教育好学生如何要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这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二、通过讲课、听课、评课、反思,我们应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我认为今后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心灵世界,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关心他们,尊重他们,使他们把关注点迁移到知识世界中来,要相信学生。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学习世间,在生活上给他们更多空间,引导他们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孩子教育好,带好。
      2、作为老师,应努力加强业务学习,尽量以新的教学模式去上课。
为此,平时我们教师要多花时间,多下功夫。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活动,多合作,多和同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获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要爱护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3、教师之间,要多交流,学会分享。
      通过交流,能让我们明确要点,改进哪些地方,帮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做到取长补短。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应该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基础不一,在教学中要注意“学”、“帮”、“ 带”。“学”是指同学们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帮”是指学生们好生帮学困生;“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优生带学困生。
      以上是引用一位参加课改一线的老教师——苏财富苏老师的课改交流材料。从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了苏老师对课改的热情和希冀。苏老师没有参观过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情况。他在这次按照学校要求担任七(1)班历史课时,就积极参与课改工作。苏老师并不依恃老教师的经验优势,全身心投入到课改工作中,主动听取有关教师的观摩教学,积极参与七(1)班各项班级工作,并且认真对待,不搞过场。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积极准备,认真对待,事先准备好讲稿,做到热忱专注,不摆老资格;在公开课后的发言中,他简单列出发言提纲,做到要言不烦;在镇组织的公开课观摩教学中,他主动学习,与其他教师一样,站立100分钟,认真笔记,发言时能切中肯綮。
      苏老师,是我校课改中教师投入并成长的一个侧影。在我们学校,有多少老师在默默地努力,改变着自己,提高着自己,完善着自己。
      课改,是让我们教师多思考的一场革命,只有思考,才会有真的教育。什么时候实现了真的教育,那就是课改的真正成功。
 
Copyright #169 2009 城南镇中心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