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教育法规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
家校联系
家长留言
教子有方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长廊 > 德育管理

我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观

编辑日期:2013-4-9  作者/编辑:四望山小学 徐斌/魏德祥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的希望,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回顾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教师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鼓励他们发扬长处,克服缺点,积极上进,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少年儿童因年龄小,知识经验少,是非判断能力差,但他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应注重明理,切忌不讲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些道理并乐于实践。对于学生的缺点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要从爱护的角度出发,加以正确引导,循循善诱,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例如我们常说的“狼来了”这个故事,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说谎的危害性,知道为什么要诚实的道理。
      二、坚持以表扬为主。学生品德发展的动力在于他们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即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消极的一面,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更希望自己的成绩和进步能得到别人肯定,因此,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当老师的就应该及时给予学生以展示自己正确思想认识和良好行为的机会,并对他们表现出来的积极因素及时的肯定,以增加学生内心向上的因素,促使他们的思想品德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还坚持以表扬为主,要注意所表扬的人或事的真实性,否则会事与愿违。还要注意分寸,不要什么都表扬,把表扬当成一种廉价的口头语,这样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坚持树立榜样。少年儿童具有模仿性,可塑性强的特点,运用榜样的力量对他们进行教育,既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又能起到导行作用。我们当老师的应结合实际生活,树立学生身边或同龄人中的榜样,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易于学习和效仿。
      四、坚持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所要求的,尤其是小学生,把教师简直看作成真理的化身,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影响极大。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老师绝对不要做,如不许随便吐痰,不许乱扔果皮、纸屑等,凡是要求学生做的,教师自已首先要身体力行,给学生做出表率,如使用礼貌用语,教师的表率作用不仅能增强教师的威信,而且还利于激励学生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直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相反,如果教师讲的是一套,而自己的行为是另一套,这样不但降低教师的威信,而且还会起负作用。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教育中的口头禅,意在固人施教。作为一名光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对学生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不急不躁,冷静对待。要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将各种不同的问题从正面引导,善于捕捉学生心灵中的闪光点,激发出积极的热情,同时循循善诱,把问题向积极的方向诱导,更要善于展开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Copyright #169 2009 城南镇中心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