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教育法规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
家校联系
家长留言
教子有方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活动

莫让学生“奉命鼓掌”

编辑日期:2013-4-9  作者/编辑:四望山小学 傅成正/魏德祥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近来听了一节低年级数学公开课,课题是《十几减8》。教师充分利用了学具和教具,并能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问,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即带领全班学生鼓掌表扬,从而使课堂教学高潮跌起,气氛异常活跃。这节课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评委们一致认为,用“鼓掌”这种方法表扬学生,能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
      鼓掌表扬真那么好吗?下面是这节课片段摘录:
师:11减8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生1:算11减8要先想8加几等于11,因为8加3等11,所以11减8等于3。
师:太好了,掌声表扬他。
(师生 一齐鼓掌)
      首先,教师听懂了学生的回答,是不是其他同学都听懂了?下课时笔者曾问过那个同学,有的同学说能听懂,有的则不太懂,有的根本不懂。要求那些不太懂或根本不懂的学生去鼓掌。岂不把他们当成“拍手的机器”了吗?
      其次,教师觉得好,是不是其他同学也感觉到了?教师的知识比学生多,理解能力比学生强,生活阅历也比学生丰富。教师能觉得好的,学生未必能感觉到。这对学生的鼓掌岂不仅仅是“奉命鼓掌”吗?
      再次,没有其他抑或是更好的答案吗?数学教学应是开放的,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就11减8来说,除了生1的“想法”还应有其他“想法”。学生没有再举手发言,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发言比生1差,因为教师已经给出了一个标准的答案。
      由此可见,让学生“奉命鼓掌”,只是为学生的思维架起了一座“独木桥”,在表面上轰轰烈烈的课堂气氛下,掩盖着对学生求异思维的束缚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抑制。长期以往,终将把学生以“学习主人”的位子上请下来,终将使课堂教学离《课程标准》越来越远。
 
Copyright #169 2009 城南镇中心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