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受益,满招损”。古代帝王为了警省,在自己的座位左侧放置一个欹器。欹器是古代用来汲水的陶罐,因提绳位于罐体中部,所以一旦装满了水就会翻到,当水满一半能端正直立,当水空了就倾斜。如此警省自己,确实聪明。
要知道,一个人的功劳只能代表过去的成绩,未来的一切都必须重新开始。骄傲会给一个人前进的道路上设置许多的阻碍,让他前进的路变得艰难。所以让学生一定要戒骄戒躁,以谦虚武装自己。须知“谦虚使人进步”!谦虚会让人看见别人的优点,并将那些优点加以吸收,化为己有。这样,弱者会变强,而强者则更强。
学生是非常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的,尤其是聪敏的孩子。此种情况下,教师应积极引到孩子,走出骄傲的心理误区。学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领先,或某些特长较出众而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过多的表扬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骄傲的情绪,而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变得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而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听不进别人的善意的批评,总是处于盲目的优越感中。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致使成绩下降,变得不再出色了。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地对学生的不良心理予以纠正,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不断改善自己。老师应注重对学生谦虚品质的培养。
针对学生一有成绩就自认为了不起的毛病,教师可在学生取得成绩时让其找出与别人的差距,不断对其提出新目标,让其实现目标的困难性抵消他骄傲自满的情绪。例如,孩子在班级考试中取得了前几名,那就要让他找出与全年级前几名差距,并在下一次赶上他们……要让孩子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永远都不能满足,永远朝着新目标前进。
骄傲的学生往往能力较强,,因此应交给他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使他感到能力不足,需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甚至需要别人的指导和帮助。还可以让骄傲的孩子参加大一些孩子的活动,使他感到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远不如别人,从而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别人。
另外,应向学生讲明道理。从小就给他们讲“龟兔赛跑”“骄傲的将军”一类的故事,让他们明白:虚心好学的人持之以恒,终将获得成功。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人往往满足于眼前的成绩,放弃长远的、艰苦的追求而不能获得成功。
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谦虚行为影响学生。其实学生有这种骄傲的心理,主要还是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进而不愿面对真正的问题。所以教师除了日常生活中避免对学生做夸大、不实的赞美,或将其与更优秀的人相比外,只需积极地利用机会教育,让他们明白“人外有人”及谦虚的道理。
明德小学 马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