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教育法规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
家校联系
家长留言
教子有方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活动

小议作文命题

编辑日期:2013-12-9  作者/编辑:高向前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不知不觉,又迎来了一个周末,又到给同学们出周记题目的时候了。每当这时候,许多语文老师也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周该写什么呢?拟什么题目比较好呢?
也许会从作文书上找一个现成的为我所用,这样既轻松又节时;也许会从其它资料或试卷上引一个来,反正现成的在那放着,不用白不用。但对那些有经验的老师,他们往往不会这么去做,而是根据自己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兴趣点、训练侧重点等,有针对性的命题。在这不起眼的作文题目上,做起了文章。
那么,在平常的作文、周记中,我们该如何去拟写题目,做好这个文章呢?
一、以学校或班级发生的事为题。因为这些事情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大家比较熟悉,不存在山高水远,空洞抽象,所以写起来,人人都有话可说。特别是班级里的好人好事,重大事情等,教师可引导同学们去回顾、分析原因、产生影响等,以加深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便于拓展作文内容深度,免于肤浅、泛泛而谈或记流水账。
上次,镇中心校和七年级师生都到我班听课,小小的教室坐得满满的,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印象比较深刻。到了周末,我给同学们出的周记题目是《记住这一天》,让同学们谈谈那天难忘的原因,并针对大家的表现进行正确评价,从而达到改进提高的目的。星期一收来的时候,我发现那些平常无话的,也洋洋洒洒一大面,内容不仅点出了本文的重点,而且也有了一定的深度。
二、以自然景物为题。大自然中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无不是他的精灵,撰写着他的神奇;红花绿草,莺飞燕舞,无不透漏着他的生机,表达着他的美好。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只顾为生活而奔波,无暇于此,长期以往心灵变得有点麻木、迟钝,也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然而,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蓝天应该是蔚蓝的,溪水应是碧绿的,阳光应是温暖的。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孩子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而写作,是引导大家关注自然的最佳时刻,粉红的桃花,柔嫩的柳枝,或许会触动他们的审美感官;游动的小鱼,飘忽的白云,也许会牵动他们的内在情感。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观察力得到提高,爱自然情感得到内化、固化。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景物,都有许多可写的东西。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可以引导大家观察早春特点,如:阳光温度,光线强弱;春草情态,色泽变化;春雨亮度,声色细密等。夏、秋、冬也丝毫不逊于春季,只要有双善于发现美得眼睛,美景就可信手拈来。
开学初,我发现不少课桌上面都有一束清香的桂花,芳香溢满教室,沁人心脾。这时,我灵机一动,就以《桂花飘香》为题,让同学们去观察、思考,写一篇文章。没想到,等把作文收上来的时候,发现大家从不同角度去写,修辞、手法一应俱全,朴实而不失本色。
三、以社会中的某些材料为题。这一定要与同学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大家比较熟悉并有一定感受,否则,大家不感兴趣或没什么感触,也是写不好的。诸如,家庭或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其实,生活中天天都在发生着这样的事情,都会给我们提供一些素材,自然也可以进入我们的作文之中。如果利用得好,还能对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并远远胜于课堂说教。
你也许会问,同学们呆在教室里,怎么会知道这些呢?这没有多大关系,因为他们毕竟已有了十几年的生活阅历,再加上现在又是信息社会,打开电视、电脑,不同信息会纷至沓来。只要我们确定一个主题,让大家搜集这方面资料,班会堂课进行交流,到时材料问题自可解决。或者教师提供一些材料亦可。
前两周,学校前面的岔路口,连续几天发生交通事故,很多同学也目睹了那些场景,印象很深刻。为此,我结合安全教育,想让大家分析频繁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就拟《由交通事故联想到的……》,经过大家一分析,原来小小事故背后竟有那么多的原因,让人心灵不禁为之一颤。
四、就兴趣点拟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同学们感兴趣,才能坐下身子,动起脑筋,写下好文章。可许多老师有时有意或无意就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同学们感兴趣的不写,不感兴趣的反复写,越写越不想写,写文章变成了完成任务。
课下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同学们兴趣广泛,许多同学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唱歌、画画、打球等一样不缺,说起来也头头是道。如果把他们谈论的内容稍加整理,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因此,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命题,就可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才可能写好作文。
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做个顺水人情,就这方面出题,发挥他们的长项,给他们好好表现一番。他喜欢画画,我不妨就以《我是这样画画的》为题;喜欢打乒乓球,我不妨以《打乒乓球的乐趣》为题。这样既写了作文,同学们又开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实际上拟题的原则技巧还有许多,以上只不过是自己的一些浅薄看法,还需补充、完善,以期尽善尽美。同时,如果我们都能在这方面下功夫,写作将不再变得枯燥,相反会成为同学们学习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宝丰寺学校:翁世勇
 
Copyright #169 2009 城南镇中心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