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教育法规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
家校联系
家长留言
教子有方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研究

杜郎口中学与自动学校

编辑日期:2013-12-9  作者/编辑:高向前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改革是这个时代的代言词,经济领域在改革,社会管理模式在改革,司法制度等也在改革。当然,我们的教育领域也不甘落后,与时俱进,也在大胆改革。这期间,山东杜郎口中学则开创了当代教育的一个神话,以大胆改革而著称,但也为其引来了不少质疑和批评。
异议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们应该允许别人质疑、批评。因为真理不怕争论,相反会越辩越明。但我们不能带着感情去看,一味的排斥和否定,而应理性思考,客观公正去看,既看到其优点也要看到其不足,以便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这一伟大事业。
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改革,首先改革的是教育观念,彻底清除了全校师生头脑中教师教的印记。真正的把学生放在学习的立体位置,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活动还给学生,教师真正地变成了我们教育理论中谈及的参与者、指导者、评价者。这种教与学的方式转变,导致了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尊重和培养,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点燃了思维的火花。
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杜郎口的做法无疑是成功的。同学们自主性学习习惯已养成;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敢想、会说、能演;自控能力得到强化,活泼而有序。这在传统课堂是很难想像的,也许正因为其太大胆,做别人不敢想的,才会引来一些非议。
其实,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南京晓庄佘儿岗这个小地方也有一所学校——自动学校。该校的教学方式甚至比杜郎口中学更为前卫、大胆,这里就连老师也没有,教学方式为小孩子互教互学。这在当时也是破天荒的,但叶圣陶先生得知后却情不自禁地夸赞道:“这是破天荒的创造。”并为其题了一首小诗,在此引来供大家一观:“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在这里,他们不仅要无师自通,而且还要用自己读的书教人。那么,他们又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这里,实际上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自己去钻研,集体去探讨,共同提高。然后,再把所学、所悟、所获的知识传给他人。不知不觉中既提高了自己,又锻炼了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再好不过了。
历史往往就是这么巧合,巧合的让人难以置信!虽然二者产生背景有着很大不同,自动学校源于师资有限,被逼无奈,才让孩子们互学互教;杜郎口中学却因生源萎缩,正常教学难以继续,才锐意改革,大胆创新走上这条道路。但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仍有着一个巨大的共同点,都提倡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改变传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模式。学生不再被动地听,无条件地接受,而是自己教,自己学;教师转变了角色,成为了一个引导者,调控者。从这点说,二者又是何其的相似。
虽然大半个世纪以前就有这样一所学校,但并不被广大教育人士所知,所赏。因此,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自然就会被大家弃而不用,让其蒙受历史的尘垢。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杜郎口中学以其非凡的睿智和气魄,大胆实践,让其在新时代重现活力。此时,我们不要再怀疑学生,要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放手学生。只要我们加入学生生活中,就会发现他们也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还有创造力。只有走进同学们的队伍里,我们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
当下,也有一部分学者质疑杜郎口,指责其弊端。其实,怀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难道我们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弊端吗?为了应付考试,机械化训练,流水式生产,一个个阳光少年过早地戴上眼镜,本应绽放的笑脸过早地失去笑容。除了随大流抱怨两声,我们又为改变现状做了多少努力?
面对杜郎口这次教学改革,他只不过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是众多奇葩中的一朵。既然改革允许犯错误,也允许失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予包容呢?
不要再犹豫,否则就可能错过良机。只要大胆拿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能坚持到底。我们就可能在这场伟大的事业中,获得成功。
                         宝丰寺学校:翁世勇
 
Copyright #169 2009 城南镇中心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