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而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就是学习小组,所以必须实现学习小组的最优化组合。
学习小组的优化组合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其规模从两人到七、八人不等,一般以四人为最适合:①四人学习小组变成两人一对,可以最大范围内的实现学生的互动;②四人学习小组有利于学生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③学习小组规模越大,某个学生隐藏或被忽略的机会就越大,而四人学习小组恰好可以避免这一问题;④四人学习小组优于两人学习小组的地方在于有更多的主意和力量去完成任务。
建立学习小组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学习小组的优化组合应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应使每个学习小组都同时具有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及单科成绩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努力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组内异质”能够为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的可能(因为“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组间同质”又可以为各学习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尝试由相对强势学习小组搭配相对弱势学习小组形成学习大组,相邻学习小组学习上互帮互助,纪律文明则互相竞争,为学习小组管理及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时候,学生的座次以“方阵式”为宜。
班级学习小组建立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观察、评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规律的进行学习小组重组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以一学期重组一次学习小组为例,它有利于:①学生们能够与更多拥有不同经历和能力的同伴儿搭档;②学生们能够有机会学习如何与新搭档合作,同时也预防了“小集团”的形成;③学生们能够意识到不仅仅是它所处的学习小组,而是整个班级都在从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
中心小学 钟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