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难”一直以来深深地困惑着每一位同行,也深深地困惑着每一个学生,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往往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即使好不容易憋出一篇文章来,那也是条理零乱,内容空洞。老师更是害怕批改作文,看着这一篇篇言之无序,错句连篇,枯枝干叶的作文,教师无从批改。“作文难”难在哪里?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缺乏语汇和写作方法的积累。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积累什么?怎样积累?下面我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积累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很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一提作文就“头疼”,为什么呢?因为没材料可写。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是指出了学生作文难的重要原因,那就是 “无米下锅”。因此,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离不开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其实是写生活,因此,学生只有做生活的主人,处处留心生活,才能积累到更多的生活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留心观察生活,做到胸有成竹。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对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如:观察植物的特点及生长过程,观察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性格特点,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师还要为学生习作上的观察做一定的指导,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还可以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更加具体了。通过大量的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学生的素材库必然日渐充实,写作文时,所需材料自然可以信手拈来了。
积极开展活动,拓展学生生活的空间,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积累素材。教师要紧扣教材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如小饲养、小制作、放风筝、跳绳、拔河、运动会、乒乓球赛、故事演讲会,有教育意义的专题会及各种有趣的活动等等,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在活动中要有目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让学生随时记录下来。可以写写活动的场面,活动的内容,或者写自己参加活动的心情和体会。
让学生深入社会,体会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让他们在生活中实践,学会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并养成认真思考的品质和习惯。如,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采访,自己通过看报纸、上网、看新闻等手段进行搜集信息。学生平时只要养成爱观察,爱实践,勤收集的好习惯,生活的素材就会与日俱增,长期积累素材就会越来越丰富,宛如源头活水,写作起来就不愁没东西可写了。
积累语言,让学生有话会写。
学生单单具有写作的素材是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语言积累,不然学生就是有话也不知怎样写,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尤为严重。农村的学生平时大多使用方言,写起作文来,不懂得如何用言词去表达,本来好好的一件事例,学生写起来往往只有三言两语,寥寥几句,读起来空洞乏味。因此,积累语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因素。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才有可能笔随人意,甚至妙笔生花。那么如何去积累词汇呢?这得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把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将习作教学贯穿到整个阅读教学中去。学生语言的积累大部分来自于课文的学习中,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的语文基础是否扎实,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掌握和消化的情况如何,因此,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写作至关重要。学语文无非就是为了学生的说话和写作服务,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语文是为了写作打基础,要尽可能把课文中所学到的东西都用到写作当中去。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有目的地把习作教学贯穿到整个语文教学中去,注意让学生多朗读、多体会文中的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及文章的写法,背诵优美句子、段落,让学生养成摘抄文中好词好句的习惯,积累好词佳句。做到每篇课文都要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写法,并鼓励、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把写法应用到写作中去。鼓励学生多读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不仅是积累语汇也是提高写作的最好方法。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如多读一些好的课外书籍,背诵一些名家名篇及优美的段落等等。使自己的语文水平不断提高。
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多摘抄优美句子,坚持写日记,写真情实感是积累语汇也是提高写作的最好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懂
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阅读上,我都要求学生把学过的、读过的优美的词和句子抄在笔记本上,并想办法弄清楚楚其意义和弄懂其用法,逐步掌握,学以致用。平时要求学生做到坚持每天写日记,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日记里学生可以不拘格式,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其实是提高学生写作的一个很好的训练方法。
积累写法,让学生把话写好!
在我们批改作文当中,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文章:语句优美,用词正确,但编排却很混乱,主次不突出。这其实是写作方法上的问题。一篇好文章,除了要题材新颖,懂得遣词造句外,还要注意布局谋篇。而这对于刚刚起步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同样离不开积累。要让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各种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如写人记事的方法,写景状物的方法,开头结尾的方法,构段、编排的方法等等。掌握了这些方法,学生就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明德小学 邹廷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