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教育法规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
家校联系
家长留言
教子有方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精选论文

教师的语言艺术

编辑日期:2013-11-15  作者/编辑:高向前/郭乔智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工具又是艺术。古时候,人们把讲课形象地比喻为“舌耕”,教师是“口舌为耕者”。不管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都要凭借语言这一载体来实现。教师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活动,不仅促使教师自身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如夸美纽斯所言:“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正是语文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成为其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教师语言作为一种职业语言,除了具有一般语言的工具性、科学性、形象性、节奏性、哲理性等等之外有更高的要求。教师语言艺术要求上的完美是在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之后形成的教学语言特有的完美。它吸取了戏剧语言的生动,抛却了戏剧语言的跳跃;吸取了相声语言的幽默,抛却了相声语言的戏谑;吸收了演讲语言的激情,抛却了演讲语言的“过激”;吸收了柜台语言的甜美,抛却了柜台语言的迎合;吸取了军事语言的果断,抛却了军事语言的“命令”;吸取了外交语言的干练,抛却了外交语言的诡谲。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准确可听性。语文教师的语言首先要规范,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措辞精当。要言简意赅,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教学语言还要求适应不同年龄、学识、气质、爱好、兴趣、能力层次的学生而具有可听性。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唤醒沉睡的大脑,开启智慧的大门。
启迪思维性。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含蓄蕴籍、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用难度适宜的多方面的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之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收到 “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这点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诸如讲授中恰到好处地设问、反诘和制造悬念等,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作为讲授的起点,诱导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语言艺术,也是极富吸引力的。这样能唤起学生大脑皮层中的表象,让大脑皮层形成新旧兴奋点之间的联系,激起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激发性的语言还能激起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总之教师采用因事因人因课因势而异的最优教学语言艺术,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条理明晰性。俗话说:“聪明人想好了再说,愚笨的人说了再想。”教师特殊的职业要求我们做聪明人,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要有很强的条理性。清晰度要高,要言而有序。教师讲课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心中要有数,有条不紊。让学生一听了然,易于理解易于记忆。教师的讲授还要善于推导、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你娓娓道来,学生如沐春风;你慷慨陈辞,学生则悄然动容;你悲怆凄婉,学生则黯然伤神;你亦谐亦庄,学生则即得乐趣又得理趣。
机智幽默性。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提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教学机智是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是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观察的敏锐性、全面性和意志的坚决果断性的独特结合和特殊呈现。机智与幽默又往往是紧密相连的,在语文教学中,可采取的幽默形式很多,包括双关语、俏皮话、格言警句、诗文、图画、手势、表情、姿态等。但以语言为表现形式的幽默是教学幽默的主要形式,是幽默的语言化。教师总是在诙谐的谈吐和机智的微笑中透露出一股关心、体贴、理解和信任的真挚感情。语言的幽默美具有深意性、暗示性、奇巧性和流动性。正如列宁所说:“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教师教学语言中的幽默艺术,既使自己显得机智、博学、大度、乐观,又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新颖独创性。语文老师语言的新颖独创性,是指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语言的个性和风格。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我们要善于这样说话:使孩子们在我们的话里感到我们的意志,感到我们的修养,感到我们的个性。”这正是语文教学语言的显著特点,也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语文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必须是一种随文体而变化的特殊意境语言,这种意境语言既不是教材语言的单纯重复,也不是完全脱离教材的另铸新调,而是统摄教材语言之后的一种艺术创造。它会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并对教师讲授的各类课文发生浓厚的兴趣。
于漪老师说过:“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教师语言要锤炼得准确、生动、流畅、优美,像磁场一样,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最主要的是用自己的心去教,目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把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倾注到学生身上,就会有巨大的驱动力。”这段话告诉我们,教学语言不仅仅是个技巧问题,它还关系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可以说是抓住了用好教学语言的本质。我们应当从爱事业、爱学生入手,研究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语言,追求“相声的幽默,小说的形象,戏剧的冲突,诗歌的激情”的语言境界,展示高超的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
                                                                                         裕安中学  朱运生
 
Copyright #169 2009 城南镇中心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