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初春,严冬的寒意没有丝毫的退去,在绵绵春雨中,由区教育局安排的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组在刘太清书记的带领下启程了。坐在车上,我更是对此行充满向往:去年的初冬我有幸去合肥参加由安徽省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小学校务管理研讨会”,会上我认真聆听了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的专题报告“杜郎口中学深改”,了解到了杜郎口中学的开放式课堂教育,更对崔校长说过的话“学生学习的敌人在于依赖,老师教学的悲哀在于包办”印象深刻。杜郎口中学到底是怎样成为教改的新星不仅在全国耀眼,甚至在世界夺,我充满了期待。
汽车在山东聊城市茌平县不算平坦的石子路上颠簸,我不禁有了疑惑:这样可算偏僻的农村中学真如描述中的那样是学生学习的圣地吗?然而一走进杜郎口中学,眼前的所见所闻让我彻底震撼了。
一、 浓厚的文化氛围
走进学校的大门,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办公楼前的标志牌上写着“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能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课堂应该使学生精神得以升华,心灵得以放飞,人格得以健全,价值得以体现,尊严得以实现,生命得以狂欢”;“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些标语的设置是别具匠心的,充分展现了杜郎口中学办公楼顶上“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办学理念。教学楼内的墙壁上挂满了学生自创自编的格言式警句,如“走进心灵,倾听心灵的跳动;走进人生,领略人生的真谛,”“试一试,我能行;拼一拼,我能赢。”“碰到困难时抬头看看天空,你可知那彩虹是风雨的结晶?”走廊,楼道里,可利用的墙面上装满了黑板。教室里,三面围墙上装满了黑板。学生们各划一块“自留地”,练习、展示全在其上。走廊上贴满了学生的作品、预习作业、手抄报、教师的导学案。教学楼楼道的左侧是一个电子大屏幕,滚动公布着上周全校五大教研组和三个年级各科任教师的教研活动、日常教学工作的评比情况。楼道右侧是及时更新的各项教学信息的大黑板,其中还有一个版块是学生给教师提出的建议。
二、 多彩高效的课堂
“多彩的课堂,缔造希望”这是该校教学楼走廊边一条标语。我在杜郎口完整地听了七年级语文课,也走马观花地听了数学、政治、生物等课,感觉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的确多彩。各个学科、各个年级都采用的是“三三六”教学模式,即三大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大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水平。然而每节课堂上呈现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氛围是多彩而有效的,真正体现了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教学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由自主和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只是起到纠偏、点评、总结、释难的作用,这就体现出杜郎口中学“相信学生,依靠学生、释放学生、发展学生”教学指导思想。
小黑板和方阵式排位是该校的一大特色。班级三面和走廊都是黑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版块,这既有利于预习成效的检查,也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是杜郎口中学教学思想的最直接、鲜明的体现,它把学生的思想、思路、思维结果展示给大家,展示给老师和同学,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作业形式,每个学生在属于自己的那块黑板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并完成练习,然后由组内的两人互批后在黑板下方写上名字。这样与写在作业本上不同的是,首先学生有自我批评意识。每个人都是要强、上进的,不愿将错误呈现给大家,所以就有了检查意识、规范意识,字要写得工整,表达不要出错,第二,学生能互相批改,互相学习,看出别人的错误也就警示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方阵式的座位有利于小组学习讨论,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也体现了师生平等的理念。六人或八人一组,从预习到展示到反馈,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时而聚集讨论,时而争先恐后在黑板上练习、演算,时而站立在黑板周围探讨交流,小组学习讨论一直是课堂的核心组织单元。尽管有许多听课老师进进出出,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学习的进程,看似凌乱的课堂,实则紧张而有序,更是多彩而高效。
三、 求真务实的反思
中午1:30,只见各科任老师准时来到教学楼楼道,分年级围绕,原来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管理体系中最有特色的一个环节——反思反馈。他们的反思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每天早上7:30和下午13:30的反思会,分别由前一天和当天的值日校长对前一天下午和当天上午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对拍下来的画面的入木三分的点评和参会迟到者的毫不留情的点名批评,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二是每天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总结,每人一块小黑板,写上后在教学楼内进行公示,让老师清楚,学生明白;三是各学科组对上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的教师评课后,把总结写出来公示。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何以能平静面对这种直白的批评,一位老师的话让我们深思:“我们学校有一种独特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我根本不会考虑课上砸了领导会怎么看我,同事会怎么笑话我,唯一考虑的是如何提高自己,上出领导、同事、学生和自己满意的,特别是有自己风格的课。谁给我提意见、指不足,谁就是我进步的指路人。”有这样的群体,这样的教学思想,杜郎口怎么可能不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
四、班级精细管理,注重养成教育
自主管理,班里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今天我值日”更是由值日生详细记录当天班级情况并写出心得,班主任及时点评,关注的是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自主性。巧用评比,学生个人、学习小组之间、班级之间,评比无处不在。正是这种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使他们比出了学习的热情,比出了自觉性。
注重学生养成教育。班级、走廊、校园、食堂、寝室随处可见励志标语。课间操做到快、静、齐,学生服装整齐,全部佩戴白手套。做操时动作整齐划一,充满活力。学生不仅服装统一,甚至发型统一,男生一律平头,女生短发。校园内到处不见一片废纸、废物,可见该校管理及学生的养成教育的成功所在。
凝望着杜郎口中学校门口假山石背面的那个大大的“实”字,我明白了杜郎口为什么会有今天的成功。其实,我们缺乏的不是新的教学理念,而是杜郎口的一种精神,杜郎口中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之后,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我们没有看到一位老师带着教本、教案进课堂。这并不是他们不用备课,而是教学内容已烂熟于心。要想发挥学生的智慧,驾驭高效的课堂,杜郎口的老师们都在不断充电、学习来提升自己。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一样的责任感、迫切感和危机意识,学习他们敢于动手、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敬业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追求开放、多彩、高效的课堂。
(作者系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