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教育法规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
家校联系
家长留言
教子有方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活动

破茧成蝶,我们正在探索

——“杜郎口教学模式”教改探索报告(一)
编辑日期:2012-12-18  作者/编辑:十里桥中学 杨立新/魏德祥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凡是有私立中学的地带,公立学校都面临着残酷的考验。
    考验的结果是:一部分学校已经被挤垮,一部分学校正在被挤垮。
    城区初中状况:六安市内的四中不复存在;三中、八中名存实亡;五中有幸才被调整为六安一中东校区,因挂上了名校列车得以生存,也换了招牌;六中,重新洗牌,整编后的新六中重点在小学部。
    农村初中也已经出现危机。
    私立中学的兴起,农村经济的提升,农民强烈渴望下一代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思想以及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茫然无知,他们总是想着一种简单的模式能完成子女的学业教育,总是以为自己花了钱就是完成了对子女的教育,这种免责心理和从众心理,让他们纷纷为孩子选择了私立学校。
    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怎么办?
    就在这种气候下,我们迎来了“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实验机会。
    绝好的地理位置:学校处在城乡结合部,城区私立中学和农村私立中学的势力范围区域中。
    绝好的时机:学校处在危机四伏的境界,不变,难以生存。
    2012年6月下旬,中考刚刚结束,中心学校组织参加新教改的领导、老师前赴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一周,了解了该校的常规教学模式,深化了印象,参观的老师兴致盎然,收获丰厚。
    9月,新生开学,新七年级即被指定作为区“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试点班级。
中心学校极为重视:自开学来,两次莅临指导,提要求,看设施,深入学生中,深入教师中。
    我校领导极为重视:选派学校最优秀的戴运凤老师担任班主任,安排教导处主任黄文炳主任亲自指导教改,并兼任该班数学老师,安排参观杜郎口中学后激情澎湃的沈桂英老师就任该班语文课。其它一应教师均为学校精挑细选的骨干老师。
    教改经费优先划拨:中心学校和我校领导纷纷表态,无论经费多么紧张,凡涉及到教改所需经费,一律优先解决。
    开学伊始,初见效果:
    开放的课堂。课堂向学校老师开放,由教研组长组织听课议课,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献计献策。
    开放的教室布置。教室四周,遍布大大小小十块黑板,孩子们课堂上在黑板上整理思路,宣示成就;课余时间,黑板就是他们练字的纸张,绘画的画布。教室后面,四块展示图板的诞生,让他们的作品有了展示空间:书写整洁,真实的展品让大家心服口服;格式正确,有了样板;思路独特,展板上的思路图让同学们一目了然;新兴科技,不再是纸上谈兵啦。
    合作的座位形式。根据班级实际和学生基础状况,全班设置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四位同学,四张座位并成一个大的学习舞台,小组同学在一起共同讨论,共同作业,共同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开放的主题活动。班级主题活动定时举行,活动主题,时间明确,活动方式不拘一格。
    特别的备课方案。每科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要完成导学案,并下发学生,让学生完成导学案,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
固定的个人成长记录袋。一学生一科一个成长记录袋,袋子中记载着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固定的交流会。学校指定时间,所有参加课改教师参与交流,写好交流材料,汇合、分析,总结本周得失,制定下周设想。
……
    教师边教改边思考:
    杜郎口模式是好模式,在我们引进来的时候,当然要和我们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如何结合?
    评价模式应如何改革才能适应教育改革?新的评价模式落实点在哪些方面?新的评价权威是什么?
    教育改革涉及到一系列敏感事实,单纯的课堂教改是肤浅的,缺乏生命力的。如果不实行深层次教改,形式上的教改的意义是什么?
 
Copyright #169 2009 城南镇中心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