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城南镇中心校组织一次小学数学磨课活动。磨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章《看图找关系》。承担这次磨课活动是油坊冲小学教导主任鲍中奇老师。整个活动历时近两个月。在城南镇四所小学举行,覆盖着整个镇小学数学教师,真是“一人磨课,众人受益”。我很荣幸参与了这项活动全过程,受益匪浅。印象最深人的成长也像宝剑一样须打磨,精品是打磨出来的。
模仿课,初次磨课,在油坊冲小学,执教者面对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学生,熟悉的内容。模仿名师课堂,容量大,难度高。课堂以快速推进的方式,须利地完成教学内容。课堂上是风平浪静,殊不知课堂是一个动态过程,一味模仿会失去自己的特色。
问题课,第二次在十里桥小学,教师面对着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学生,而且学生对此项内容不了解。执教者在教学设计上降低了坡度,减少了练习的内容。执教在课堂上遇到学生回答不到的问题,教师没有去循循善诱引导,而直接予以回答。现在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他们才是在课堂上是起主导作用的。
成功课:第三次磨课在桃湾小学,这次给我感觉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内容是那么熟悉,教学方法是那么陌生。是一节成功示范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改变导入方式,以学生熟悉生活环境为情境导入,依托已有知识,从而引出图来看,从中找出关系。课堂把每位学生知识性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连平时班级学困生也能准确地回答。
精品课:第四次在中心小学,学生挑选45人,因而素质高。执教者教学设计上增加坡度。当学生遇到困惑地方,教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慢慢引入。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的生成,善于挖掘。这样的课堂是有生命的,是精彩的。
剑经过多次打磨,才能折射逼人的寒光,才会有鲜明的棱角。执教者经历四次打磨,教学艺术日臻完善,教学风格日益明显。磨课对于执教者和参与者受益是无穷的。
|